青鳥是傳說中的“神鳥”,是西王母的侍者,負責取食和傳遞信息,被賦予了溝通神人的文化功能。因古書中對其形象的描寫語焉不詳,人們經(jīng)常把它和鳳凰、“三足烏”等混為一談。 明蔣應鎬繪圖本《山海經(jīng)》中的“三青鳥” 青鳥是傳說中的“神鳥”,是西王母的侍者,負責取食和傳遞信息,被賦予了溝通神人的文化功能。因古書中對其形象的描寫語焉不詳,人們經(jīng)常把它和鳳凰、“三足烏”等混為一談。 傳說中“三青鳥”是西王母的侍者 鳥紋,是一種傳統(tǒng)的裝飾紋樣。出現(xiàn)在古器物上的鳥紋,既有與人類共同生活在地球上的“凡鳥”紋,也有傳說中的“神鳥”紋!吧聒B”紋之中,鳳凰紋出現(xiàn)的頻率最高,也最容易辨認。其次是“朱雀”紋,“朱雀”是“四神”(青龍、白虎、朱雀、玄武)之一,“朱雀”紋常與其他三種神獸紋一起出現(xiàn),也很容易辨認。而其他的“神鳥”紋,因出現(xiàn)頻率不高,加上其特征不是很鮮明,辨識度就沒那么高了。比如傳說中的青鳥,當它的形象出現(xiàn)在古器物上面時,經(jīng)常被誤認為是鳳凰紋或“凡鳥”紋,有時候人們還把“三足烏”紋當作是青鳥紋。 這里所說的青鳥,是指《山海經(jīng)》中的青鳥,而且是指與西王母有關的青鳥,即“三青鳥”。在《山海經(jīng)》中,“三青鳥”是以西王母的侍者身份出現(xiàn)的,其主要職責是為西王母取食!渡胶=(jīng)·海內北經(jīng)》云:“西王母梯幾而戴勝,其南有三青鳥,為西王母取食!币馑际俏魍跄敢缼装付,頭上戴著玉勝,她的南面有三只大青鳥,專為西王母運送食物。西王母住在昆侖山,三青鳥則居于三危山。 漢畫像石西王母像 《山海經(jīng)·西次三經(jīng)》云:“又西二百二十里,曰三危之山,三青鳥居之。是山也,廣員百里。”晉郭璞注:“三青鳥主為西王母取食者,別自棲息于此山者也!敝劣凇叭帏B”的形象及名稱,《山海經(jīng)》也曾提及,《大荒西經(jīng)》稱:“有三青鳥,赤首黑目,一名大鵹,一名少鵹,一名曰青鳥!卑础洞蠡奈鹘(jīng)》的描述,“三青鳥”有三只,頭冠是紅色的,眼睛是黑色的。 敦煌莫高窟壁畫青鳥像 青鳥被賦予了溝通神人的文化功能 據(jù)史書記載,周穆王西征時,曾會見過西王母,路上經(jīng)過“三青鳥”居住的地方。《竹書紀年》云:“穆王十三年,西征至于青鳥之所憩!惫薄肚帏B贊》曰:“山名三危,青鳥所憩。往來昆侖,王母是隸。穆王西征,旋軫斯地。” 有關西王母與“三青鳥”的傳說,在春秋戰(zhàn)國時期已流傳甚廣。至漢代,又出現(xiàn)了西王母與漢武帝相見的傳說。在這個傳說中,“三青鳥”又扮演了不同的角色。漢班固的《漢武故事》載:“七月七日,上(漢武帝)于承華殿齋。(日)正中,忽有一青鳥從西方來,集殿前。上問東方朔,朔對曰:‘此王母欲來也!许,王母至,有二青鳥如烏,俠(即‘夾’)侍王母旁!庇衷疲骸般^弋夫人卒,上為起通靈臺,常有一青鳥集臺上!薄渡胶=(jīng)》中的“三青鳥”,只負責給西王母取食。而在《漢武故事》中,其中一只已兼職為信使,被賦予了溝通神人的文化功能。另外兩只則隨西王母出行,以侍者的身份出現(xiàn)。 青鳥一身兼數(shù)職,但后人似乎只對其信使的身份最感興趣,且認為“三青鳥”皆為信使。如劉向《楚辭·九嘆》曰:“三鳥飛以自南兮,覽其志而欲北。愿寄言于三鳥兮,去飄疾而不可得!碧諟Y明的《讀山海經(jīng)十三首》,其中一首吟道:“翩翩三青鳥,毛色奇可憐。朝為王母使,暮歸三危山。我欲因此鳥,具向王母言。在世無所須,唯酒與長年!蹦咸评铎稀稓埦洹吩唬骸扒帏B不傳云外信,丁香空結雨中愁! 因西王母被后世奉為神仙,詩歌中青鳥為信使的典故,常用于游仙及贈答道徒。如孟浩然的“忽逢青鳥使,邀入赤松家”;駱賓王的“雙童綽約時游陟,三鳥聯(lián)翩報消息”等。而古詩中的青鳥意象,更多的是用于表達相思之情。如李商隱的“蓬山此去無多路,青鳥殷勤為探看”;李白的“愿因三青鳥,更報長相思”;李嶠的“傳書青鳥迎鸞鳳,巫嶺荊臺數(shù)通夢”等等。 “三青鳥”就是“三足烏”? 漢以后的傳說,稱“青鳥如鸞”,或稱“青鳥如烏”,使很多人以為青鳥就是鸞鳥,即鳳凰;蛞詾榍帏B是烏類禽鳥。其實無論從形象或象征意義上來講,鳳凰和青鳥都完全不同。鳳凰在傳統(tǒng)文化中是至善至美的“神鳥”,百鳥以鳳為尊,鳳紋在中國已流傳數(shù)千年,雖每個時代的鳳紋都略有變化,但其形象特征仍非常鮮明,不可能與其他鳥紋混淆。在《山海經(jīng)》中,也沒把鳳凰和青鳥描寫成相似之物。 漢青銅力士騎龍托舉博山香薰 倒是“三青鳥”與“三足烏”的關系比較復雜。從漢代開始,人們便經(jīng)常將“三足烏”視為西王母的使者。如司馬相如的《大人賦》云:“吾乃今目睹西王母皬然白首,載勝而穴處兮,亦幸有三足烏為之使。必長生若此而不死兮,雖濟萬世不足以喜!痹凇妒酚洝に抉R相如列傳》中,司馬遷也引用了這段賦文?梢娫谖鳚h時期“三足烏”已出現(xiàn)在西王母的故事系統(tǒng)中。 而從出土文物來看,也的確如此。漢代的畫像磚和畫像石中的西王母,身邊常出現(xiàn)一只三只腳的怪鳥。這只鳥,就是傳說中的“三足烏”。但“三足烏”的出現(xiàn)從來都不是孤立的,而是和搗藥兔、九尾狐、蟾蜍、青鳥、羽人等一起出現(xiàn),都是西王母的隨從和侍者。而且這些神獸都有特定的含義,如兔子和蟾蜍代表月宮,“三足烏”代表太陽,九尾狐在《山海經(jīng)》中也是與西王母一同出現(xiàn),是祥瑞與多子多孫的象征。 博山爐上立著傳說中的青鳥 為什么說“三足烏”代表太陽?古有所謂“陽烏”、“金烏”之說,皆指日中有“烏”。而在《山海經(jīng)》中,也有“日載于烏”之說,但未言此“烏”為“三足烏”。到了漢以后,日中有“三足烏”之說才開始流行。如王充《論衡·說日篇》云:“日中有三足烏。”也有人說日中之“烏”是“三趾烏”,如《后漢書》注引張衡《靈憲》:“日者,陽精之宗,積而成鳥,像烏,而有三趾。陽之類,其數(shù)奇!笨梢姟叭銥酢被颉叭簽酢本褪恰瓣枮酢、“金烏”,為日之精,蟾蜍則為月之精。故漢代瓦當和畫像石中,常出現(xiàn)日中有“三足烏”、月中有蟾蜍的圖案。 明蔣應鎬繪圖本《山海經(jīng)》中的西王母和青鳥 “三足烏”象征太陽在漢代已成為常識,但為什么人們又把“三足烏”當作“三青鳥”呢?這與漢以后一些訓詁學家對“三足烏”的注解有關。如張揖注《大人賦》云:“三足烏,三足青鳥也。主為西王母取食,在昆侖墟之北!惫弊ⅰ渡胶=(jīng)》“三青鳥”云:“又有三足鳥主給使!睆堊⒑凸⒌挠绊懥Χ己艽螅购芏嗳硕颊`以為“三青鳥”就是“三足烏”或“三足鳥”。直至清代,王先謙、郝懿行等訓詁學家才加以指正。實際上,漢代畫像石中的“三足烏”和“三青鳥”也不難加以區(qū)分,除“三足烏”有三足這一顯著特征外,凡“三足烏”出現(xiàn)的地方,多有“日”的輪廓或背景,而“三青鳥”則沒有。 在漢晉時期,焚香用的熏爐又名“博山”熏爐。這種熏爐乍一看猶如一碩大的“花蕾”矗立在基座上,細看才發(fā)現(xiàn)“花蕾”上山巒起伏,其間雕有各種神獸。這就是傳說中的海上仙山。因漢代盛傳海上有蓬萊、博山、瀛洲三座仙山,故名為“博山爐”。在“博山爐”頂上,多立著一只小鳥。這只小鳥,很多人以為是“凡鳥”,其實不然,它就是《山海經(jīng)》所說的青鳥。正是這只青鳥,寄托了人們對仙山的無比向往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