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紙溝位于貴陽市東北部新堡布依族鄉(xiāng),是集山、水、飛瀑、溶洞、奇峰怪石、幽谷深潭為一體的省級風景名勝區(qū)。那里有大片原生態(tài)竹林,有清澈見底的溪流,有古老、完整的原始手工造紙作坊,是遠古蔡倫造紙術(shù)孑遺地之一…… 當然,這些都是我去過香紙溝之后才知道的,去之前,我對香紙溝一無所知。 我因工作原因前往香紙溝,目的不是“尋景”,而是拜訪一位畫家。整個行程匆忙而短暫,每每回憶起香紙溝之行,我總能不由自主地想起陶淵明筆下的《桃花源記》,東晉太元年間有個漁夫誤闖桃花源,得見“屋舍儼然、桑竹之屬”,我雖不是誤闖,但邂逅香紙溝之美,完全也是我意料之外的事。 香紙溝距離貴陽市區(qū)僅40公里,卻要翻越至少50個險峻的峰巒才能到達目的地,在公路沒有貫通之前,她與外界幾乎是隔絕的。也正因為這個原因,讓貴陽這塊“綠寶石”得以完整保存,也讓古法造紙這一工藝完好流傳至今。群山環(huán)繞,造就了這一座簡樸自然、寧靜清秀的村寨。 我到達香紙溝時正值中午時分,車駕駛到村寨廣場上便停下,一下車,一條彎而長的河流便映入眼簾,河岸邊上是極具民族風情的房屋,村子四面環(huán)山,眼睛所及之處盡是山的密和林的深,河水澄凈透亮,從城里駕車而來的幾位游客正帶著孩子在河邊游泳,陽光不燥、微風自然,我來不及細細觀賞香紙溝贈予我的“見面禮”,便踏上進山的路,拜訪的畫家告知我,他正在林中作畫,讓我跟著河流一直走,往上游走,便能看見他。我正準備加快步伐去尋他時,他又發(fā)來消息,讓我慢慢前行,好好觀賞沿途的風景,他說,“香紙溝是值得用心去探尋美的! 我跟著河流的指引慢慢向上走去,遇見一位從山里下來的村民,從她口中得知:這河是“龍井灣”,有5公里長,將香紙溝一大半村寨都包圍了,村里居住的大多是布依族同胞,村中房屋建筑也都是布依族特色住房。 放眼望去,干欄式民居建筑錯落在溪流旁,楊柳依依,河水被一旁的孩童用石頭濺起漣漪,猶如一條白練緩緩蜿蜒,淺淺透亮,一河鵝卵石沉底分明。見水如此可愛,我忍不住捧住這絲清涼,潺潺水聲仿佛能穿透心靈,撫慰夏季乏躁的情緒。踩著古樸的石橋,游走岸邊,又發(fā)現(xiàn)了許多新的樂趣。岸邊有幾戶人家聯(lián)合開起了農(nóng)家樂。 繼續(xù)行之,沿岸茂竹林立,草木叢叢簇簇,鋪青疊翠,濃蔭密布。嗅著風的清香,悅著鳥的鳴叫,我不由加快了腳步。風搖翠竹,那絡(luò)繹不絕的竹海搖曳著風的節(jié)拍,沙沙作響,翩翩起舞,一種神清氣爽,幽靜沁涼不覺直觸了心底,倏爾植入了心中的原野,心境澄時悠遠。穿過那片竹林,我又來到一片更密的竹林,要拜訪的畫家正在溪邊竹林里作畫,他手握畫筆,正仔細觀察著竹林上空的那棵巖松,潑墨揮毫間,眼前這片景已被他收入畫中。畫外是景,畫中也是景,我看著畫里畫外的竹和石,不禁感嘆:真,不虛此行! 和畫家一行從山里走出來,我們原路返回到一戶農(nóng)家樂里休息。想起在路上看見的造紙作坊,便向農(nóng)家樂老板打聽這一作坊的由來。老板熱情,連忙放下手里的活,要和我“擺龍門陣”!拔覀冞@里啊,有600多年歷史咯!崩习逖哉Z里滿是自豪感。于是,他便從頭到尾給我講述了一遍香紙溝的由來與造紙歷史。 大約600年前,明太祖朱元璋調(diào)北填南,有中國造紙先師蔡倫的后裔彭氏三兄弟從湖南新化來到此地,見這里漫山遍野,茂林修竹,景色又秀麗宜人,覺得是造紙難得的風水寶地,遂之定居于此。從此,中國造紙文明便在這些谷溝溪流中生根發(fā)芽,為紀念祖先,人們給這里起名叫“湘子溝”!跋孀訙稀比饲擅畹乩孟鳌⒅窳、石料等大自然恩賜的資源造紙。后來,人們因為這里生產(chǎn)的紙有著奇特的香味,就把原來的名字“湘子溝”改成了“香紙溝”。至今,村里還供奉著“越國汪公,蔡倫先師”。 聽完,我覺得甚是有趣,幾百年來,先人留下的智慧在這里代代相傳,人們把竹子變成了紙漿,紙漿變成了香紙,香紙變成了祭奠先人的紙灰,紙灰又孕育了滿山遍野的大片竹林,日子在這時光的循環(huán)中流淌著、安隅著,寧靜而美好。 在香紙溝走走停停,倦意疲憊都被這山、林、竹、水消除。坐在古亭吹風,又想起《桃花源記》,我自覺比那誤闖桃花源的漁夫幸運得多,他的桃花源存在夢境,去后再不可尋。而我心中的“桃花源”香紙溝就藏在峰巒中、隱于鬧市外,想尋時便去,她就在那里,并隨著時代變化以更加飽滿的姿態(tài)保持遺世獨立,她可以是一個人的“桃花源”,也可以是每個人的“桃花源”,且這片“桃花源”一點也不難尋! (文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向秋樾) |